有點類似蕩湖船。但跑馬燈只有在過年時才有演出,時間也限於正月的頭三、五天。跑馬燈隊伍有十餘人,全都是男性,行當分工明確,跑馬的是些十二、三歲的孩子,其餘則是二十出頭的後生。那些孩子臉上都塗了厚厚的油彩,身穿五顏六色的衣服,跨著用竹子作骨架糊上紙的馬。馬頭在前,馬尾在後,雙腳權當馬蹄,模仿騎馬動作,搖頭擺尾,忽停忽躍,來回穿梭十分滑稽。

   在跑馬時,旁邊有樂隊伴奏,有鑼、鼓、鈸、簫、www.iled.com.tw二胡等。值得一提的是打鑼的,他扛著一個木架子,上面掛著大小七、八面鑼,表演時把架子往牆上一靠就敲打起來。

   跑馬燈亦叫“走馬燈”、“調馬燈”。馬燈,是仿照馬的形狀用蔑紮紙糊而成,也叫“竹馬燈”。分馬頭與馬身兩段,捆縛在扮演馬燈舞者腹前和背後,人居中間,走起來像騎馬一樣,俗稱“馬頭軍”。一般為8匹,其中白馬6匹,胭脂馬(紅馬)2匹。元宵節前後,在城區大都由十歲到十三歲的男孩組成,每人胸前有一紙紮馬頭,下掛著一個小鈴,背後有一紙紮馬尾,用帶系在身上,跑起來能上能下左右擺動,馬鈴叮叮作響,手中拿著一根竹竿當馬鞭,晚上,馬頭、馬尾中部都點上蠟燭。表演時,由一個或兩個孩子扮演馬童,呼引馬隊,出場表演。孩子們邊跑邊唱,加上舞蹈動作,走成“三角”、“連環”、“剪刀”等各種隊形,樂隊齊奏,曲調婉轉動聽。

   跑馬燈大部在住宅前空地上或中堂上表演。演完後由主人賞給柑桔、炒米、蠟燭等,也有給錢的,賞銀牌的。清郭鍾嶽有詩雲:“歌唱新年樂意騰,滿城爭演上元燈。滾龍走馬喧通夕,火樹銀花燒不盡。”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rhgardyaesdfh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